三日后,洛阳太极殿。
金碧辉煌的殿堂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肃穆而立。晨曦透过高大的殿门斜射进来,在光滑如镜的金砖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曹睿端坐于龙椅之上,冕旒垂下的玉珠微微晃动,遮住了他深不可测的眼神。
中常侍辟邪手持诏书,尖细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安西将军夏侯霸,平定陇右叛乱有功,特加封为..."
"陛下!"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打断了宣读。
众臣哗然,纷纷侧目。只见武将行列中,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将军大步出列,甲胄随着步伐发出铿锵之声。正是刚刚凯旋的夏侯霸。
曹睿微微抬手,示意辟邪暂停宣读。"夏侯爱卿有何要奏?"
夏侯霸单膝跪地,抱拳行礼:"臣斗胆,愿以陇右军功换取一人性命。"
殿内顿时一片窃窃私语。御史中丞陈群皱眉低声道:"这成何体统..."被身旁的司马懿以眼神制止。
曹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恢复平静:"哦?夏侯爱卿要救何人?"
"高阳王之子,曹璟。"夏侯霸的声音坚定有力。
这个名字一出,殿内气氛骤然紧张。曹睿的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节奏缓慢而沉重。
"夏侯将军,"曹睿的声音冷了几分,"你可知曹璟所犯何罪?"
夏侯霸抬起头,目光炯炯:"臣听闻是涉嫌谋反。但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曹璟绝无此心!"
"放肆!"尚书令陈矫厉声喝道,"谋逆大罪,岂是你一句担保就能..."
曹睿抬手制止了陈矫,目光如炬地盯着夏侯霸:"夏侯爱卿,你与曹璟有何渊源,竟愿以军功相抵?"
夏侯霸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之色:"陛下,臣年少时曾与曹攸——曹璟之父一同习武读书。建安二十三年,臣被困下邳,是曹攸冒死送来粮草,救了我一营将士。"他的声音微微颤抖,"如今故人已逝,只余这一血脉,臣...臣实在不忍见其蒙冤!"
说到动情处,这位铁血将军竟红了眼眶。殿内一片寂静,只听得见沉重的呼吸声。
曹睿的表情微微松动。他记得曹攸——那个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的堂弟。先帝确实不喜曹攸,但...
就在此时,廷尉钟毓出列行礼:"陛下,臣亦有本奏。"
曹睿收回思绪:"钟爱卿请讲。"
钟毓整了整衣冠,声音清朗:"臣复查曹璟一案,发现诸多疑点。据举报者称,曹璟在一年内写了近四百封书信联络宗室。但臣计算过,即便不吃不喝,一个十四岁的孩子也难完成如此数量。"
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几卷竹简:"再者,高阳王府并不富裕,如何负担得起这么多信使?更重要的是,各王府都设有防辅令监督,这么多信件如何能神不知鬼不觉地送出?"
司马懿此时微微颔首,低声对身旁的蒋济道:"廷尉所言确有道理。"
曹睿接过辟邪递来的竹简,仔细翻阅。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天子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