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疏远近,鲁肃还分的清的,毕竟和周瑜同仕一主,自然也不会为了孔明向周瑜隐瞒。
周瑜闻言后,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阴沉,良久,方才从牙缝中挤出一句话。
“此人绝不可留!”
看周瑜憋屈的样子,鲁肃无奈的叹了口气,急忙劝诫道。
“公瑾,当以大事为重啊!”
翌日!
周瑜升帐,同时召来了孔明。
“决战在即,水上交锋,当以何种兵器为先?”
众将故意不答,于是周瑜便将目光望向了孔明。
指向性很明显,针对性很明确。
“启禀大都督,江上交战,自然当以弓箭为先。”
“孔明乃是知兵之人,眼下军中缺箭,烦请先生监造十万支箭,以为应敌之用,此乃头等大事,还请先生切勿推辞。”
孔明扫了一眼,只见场中众人都在目光冷冽的望着他,心头暗道不妙。
“十万支箭,不知大都督给我多少时间?”
“自然越快越好,若是本将亲自督办,十日之内,必然备齐,只是不知先生需要多少时日?”
周瑜说话很有艺术,虽然没有明说,意思已经非常明显,当以十日为限。
孔明的目光不觉望向账外,略微思索之后,便微微笑道。
“曹操顷刻便至,若是要等十天,恐怕会耽误大事,便以三天为限如何,三日之后,在下便将十万支箭奉上。”
孔明此言一出,众人脸色满是惊愕。
“三日便能赶制十万支箭?”
“且不问工匠是否齐备,器械是否充足,这孔明是在说笑吗?”
众将一片哗然,都以为孔明是在哗众取宠,周瑜微微皱眉,沉声问道。
“军中无戏言,先生此话当真?”
“在下愿立军令状,三日若完不成,在下甘当军法。”
看着孔明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周瑜也不禁满脸冷笑。
“来人,取军令状来。”
很快,孔明立下军令状,周瑜又交代了两句,众人便散去了。
看着孔明离开的背影,鲁肃不禁向周瑜道。
“公瑾,三日造十万支箭,他真的能做到吗?”
周瑜冷笑着摇了摇头。
“子敬,你都看到了,是他自己立下的军令状,本都督可没有逼他。”
说着,他的目光不觉又阴冷了几分。
“孔明,是你自己找死,可怪不得我。”
与此同时,桐柏山脚下,蔡瑁被五花大绑在一辆马车上,驾车的是一位黑脸将军,周围还聚集着十余名亲卫。
他们似乎并不着急赶路,而是在原地等待着什么。
这一等便是两天!
突然远处马蹄声传来,两人身穿华服,纵马飞驰而来。
听到动静,蔡瑁挣扎着起身,急忙将头伸出马车,看到来人,心中不禁大喜。
“终于来了,你们可让我好等啊!”
很快,二人来到近前,急忙下马,来到马车前,先是对着驾车的将军行了一礼,这才对蔡瑁说道。
“大哥,一切都与公子所料不差,张允被斩,已被营前正法,若非大哥早走一步,恐怕也会和其同样的下场!”
“这怎么可能?曹丞相对我等倚重颇深,难道就因为那蒋干的谗言便要将我等除去?蔡中、蔡和,你们没有搞错吧?”
“搞错?大哥,生死攸关,我等如何能错,那曹操得知误杀了张允,还特意命公子曹丕登门,向我等请罪,想让我等召回大哥。”
“不仅如此,就连那个诬陷大哥的蒋干,也被丞相暗中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