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中文

最新网址:www.paowxw.com
字:
关灯护眼
泡泡中文 > 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 > 第29章 心软的赵匡胤

第29章 心软的赵匡胤

在开宝六年(973年),赵匡胤先清除了赵普这边的势力。如果按照一个政治老手的常规操作,下一个目标就应该就是尽快清除赵光义。况且赵匡胤的大儿子赵德昭已经22岁,小儿子赵德芳也14岁了,皇子已经长大,已经不再需要赵光义接班这样一个备用方案了。

换一个像李世民那样心狠手辣的皇帝,杀个把亲兄弟还是没什么心理障碍的,但是看着一起长大的弟弟,赵匡胤心软了。

在赵匡胤心里,赵光义始终是那个坐在自己腿上嬉戏打闹的孩子,是那个勾着自己脖子让自己抱抱的弟弟。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兄长,他用慈爱的目光欣慰地看着弟弟妹妹长大,可作为帝王,过于重视亲情已经成为了他最为致命的弱点。

朝局就像一个天平,你单拿掉了一边秤盘上赵普这边的砝码,必然导致整个天平的失衡,再也没有人限制赵光义的一家独大。赵普离京的一个月后,架不住多位朝臣的反复上奏,赵匡胤只得把赵光义封为晋王。迟迟不忍心下手的赵匡胤将蓦然发现,接下来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权势熏天、对他虎视眈眈的赵光义。

其实早在开宝二年,很多人就已经看出来赵光义图谋不轨的种种迹象,有一些忠心耿耿的臣子向赵匡胤发出预警,殿前都虞候杨信含泪上奏说:“赵光义作为开封府尹,豢养死士、结交朋党,此人居心叵测,请陛下一定小心提防。”但是那个时候,赵匡胤并不以为意,当场大怒:“我们兄弟相处和睦,感情深厚,哪里要你这样的小人挑拨离间。”立即下令将杨信驱逐出殿。人啊,就是个感性动物,不论多么聪明都会被固有的情感所左右。

自从成为隐性意义上的皇储,赵光义就一直在悄无声息地积蓄实力,他到处许以利益、予以援手,不遗余力地拉拢朝廷军政大员。举个例子来说,开宝五年(972年),由于涌入国都的百姓越来越多,导致开封粮仓提前被吃空了,掌管开封城物资储备的三司使楚昭辅受到了赵匡胤的严厉斥责,被要求限期解决问题。正在楚昭辅焦头烂额、无计可施之际,赵光义不光帮他向皇帝代为解释难处,还从其他地区紧急调拨十万石粮食进京,帮他解了燃眉之急,从此以后,此人死心塌地成了赵光义的铁杆拥趸。

最能够证明赵光义狼子野心的,就是他私自豢养了大量死士,这些死士大部分是亡命之徒,有的甚至身背多宗大案。这些人日常由赵光义供养,并许配给妻子家眷,他们或住在王府内,或杂居在市井之间,还有的被集中养在城外的一个秘密院落。他们组织严密、行踪诡秘,多年来从未曝光在公众视野之中,直到赵光义登基以后,这些死士包括郭密、张凝、葛霸、戴兴等人才浮出水面。

作为老牌政治家的赵匡胤,已经清晰嗅查到了来自二弟的威胁,他开始打算大力扶持皇子作为新的势力,来自然替代晋王的势力。这在正常情况下没什么,也能实现权力的顺利过渡,但是他所面对的是阴险狡诈的晋王赵光义。

开宝六年二月,吴越王钱俶入京来朝,同来的还有大理、蒲甘、琉球等其他各国使臣,赵匡胤指定皇子赵德昭接待。这样的差事权力不大、却面子不小,因为代表的是大宋朝天子威仪去接受各国来朝,亲王坐在上面,下面各国使臣轮流跪成一片,场面是威风凛凛、众星捧月,历朝历代都会把这活交给皇储用来造势。这项工作以前都是交给赵光义干的,此次改派皇子前去,很明确地向天下释放了一个信号——皇储人选可能有变。

这一年,赵德昭已经二十五岁了,但以前还没有担任任何官职,从未涉足政事,现在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出面,就被父亲推到了万众瞩目的聚光灯下。在这次的接待宴会上,赵匡胤让小儿子赵德芳也参加,在大家面前露了把脸。

令赵匡胤欣慰的是,赵德昭很好地完成了接待任务,举止大方、仪表得体,一时被大臣们夸赞很有君王气度,过了不久,两位皇子就都被封了官职。

这就立即引起了颇有心机的赵光义高度警觉,种种迹象表明,局势在朝着不受控制的方向前进。对失去皇位的恐惧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妄想狂,让他每时每刻都在紧盯着周边的变化,此刻的赵光义像是一头受惊的小狼,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让他坐立难安。

赵光义是敏感的,这种敏感来源于脆弱,他没有任何可以倚仗的卓越军功,也没有可以服众的文治资历,他有的只是兄长赏赐给他的这个爵位和官职,他感觉皇兄会随时拿走身边的这一切,也顺便拿走那个将来属于他的皇位。

刺激他的事情有很多,尤其是后来的“迁都事件”,直接激起了赵光义的心中恐惧,让他终于狠下心来放手一搏——这只小狼要咬人了。

开宝九年(976年)的三月,刚刚春暖花开,赵匡胤下诏巡幸洛阳,晋王伴驾。洛阳的夹马营是这赵家哥俩出生和成长的地方,父亲赵弘殷和母亲杜太后也都葬于此,陵墓叫作“安陵”。 此行洛阳重回故地,一是要祭祀父母,二是要祭拜天地。

跪在父母坟前的赵匡胤,一开始还在努力维持帝王威仪,慢慢地想到亲人逝去后的天人永隔,不觉悲从心来,抑制不住地失声痛哭。群臣被真情感染,也都默默陪伴着他一起啜泣。

“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大悲不过如此”,赵匡胤一声长叹。他站起身来,走上安陵旁的一座高台极目远眺,依稀能看到夹马营,能看到自己小时候玩耍的地方,儿时的记忆瞬间涌上心头。他唤人拿过弓来,张弓搭箭双臂一振,一支鸣镝飞射而出。他手指箭落之处,目光深沉:“朕百年之后就葬在那里,我要回到故乡永远陪伴父母。朕的陵园,就叫‘水昌’吧。”

半月之后,赵匡胤率领群臣在洛阳之南的龙门山下,举行了气势宏大的祭祀典礼。伴着庄严的《景安之乐》,虔诚的赵匡胤缓缓登上高台圜丘,仰头望去天似穹庐,向下望去群臣和万千士卒整齐跪拜。赵匡胤敬祭天地,感谢传承社稷于大宋。

祭典已经完成,大臣们发现赵匡胤仍恋恋不舍地留在洛阳,丝毫没有要返回开封的意思,几日后,赵匡胤终于正式向群臣拿出迁都洛阳的提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唐末从军行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