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中文

最新网址:www.paowxw.com
字:
关灯护眼
泡泡中文 > 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 > 第44章 出征吧,雍熙北伐

第44章 出征吧,雍熙北伐

赵光义手下的高官们是来了去、去了来,萦绕在朝堂之上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话题——北伐。

高梁河之战的失败成了赵光义心中的一根刺。自那以来,他经常组织军事演习,也常在大阅军的时候亲自下场骑马射箭,极力表现出英明神武的模样,来挽救自己的形象,然而他心里清楚,只有北伐,只有用一场大胜才能洗刷身上的耻辱。

但是在大宋朝堂上,上次战败的阴影还未消散,主和派始终很强势地在强调要与民休息、要休兵止戈,赵光义也只能在压抑中等待,因为他还需要一个能名正言顺的出兵理由。

终于到了雍熙三年(986年),北面传回来的情报让赵光义大为振奋。雄州知州贺令图上表,说:“契丹主年幼,国事决于其母,其大将韩德让宠幸用事,国人疾之,请乘其衅,以取幽蓟。”此时的辽国,以前励精图治的皇帝辽景宗病死了,接替他的是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小孩耶律隆绪;真正管事的是太后萧绰,也就是后来评书演义里经常出现的承天太后萧燕燕,时年也才二十九岁,辅佐她的是娘家萧氏一族。让汉人们瞠目结舌的是,辽国太后居然在丈夫尸骨未寒的情况下,就急不可待地与顾命大臣韩德让双宿双飞。

听闻辽国状况,赵光义不由得心花怒放,在他看来,辽国主少国疑、外戚干政,后宫临朝、淫乱宫闱,这无疑是标准国家即将灭亡的征兆,也是大宋千载难逢实现统一的机会。他自信满满地对群臣说:“天予弗取,必受其咎。辽国已现亡国之征,这是老天在给大宋机会,我们厉兵秣马等着就是今天。”

当然贺令图提供的情报是真的,但我们要说,赵光义这个判断很有问题。首先,萧绰女主临朝在辽国的法统性上根本不会引起朝局争端。在契丹民族传统里是允许家族的女性长辈管家的,而且她的摄政也是接受了辽景宗遗诏安排,同时她更得到了辽国贵族的鼎力支持,所以政局丝毫没有因为皇位传承而出现动荡。

其次,萧绰并不是普通的什么文盲妇女,她极有政治手腕和决断能力,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辽史》记载,其“明达治道,闻善必从”,在她的领导下,辽国朝廷政令通达,政务井然有序。

萧氏的这帮外戚也没有去搞什么争权。人家辽国政体就是这样,耶律阿保机在立国之初就约定萧氏一族永为后族,和耶律氏共享天下,所以萧氏不光是高官厚禄大权在握,而且也是世代传承,这时候也就没必要再去冒风险去争皇位。

最后,所谓的太后与权臣关系暧昧秽乱后宫,在汉族文化里是有悖人伦、大逆不道,可在那个儿子娶后妈、嫂子嫁弟弟的草原民族,这种事情实属正常。而且那韩德让也是精明强干、文武双全,在萧绰与韩德让的亲密配合之下,辽国不仅未见亡国之相,反而逐步变得更加强大。

这其实就是拿着绯闻当情报的赵光义把形势预判错了,他以为所谓那些向心力缺失、执政混乱的亡国征兆,其实并不适用于茫茫草原上诞生的辽国。文化不同、习俗不同,认知也就不同,同样事情所导致的结果也不同,你拿中原的那些东西去生搬硬套,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但是随着赵光义的借势宣传,主战派大臣岳州刺史贺怀浦以及文思使薛继昭、军器库使刘文裕、崇仪副使侯莫陈利用等人也纷纷上奏附和,一时间开战之声响彻朝堂。

眼看舆论造势的目的已经达到,赵光义下诏倾全国之力征召大军二十万,兵分三路分袭幽云,史称“雍熙北伐”。

让我们先来看看幽云区域的地形,这里内部纵跨着一条巨大的太行山脉延绵不断,以这条山脉为界,西边坐落着山后九州,差不多就是今天的山西北部;东边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上分布着山前七州,大概就是现在的北京和河北中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唐末从军行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