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中文

最新网址:www.paowxw.com
字:
关灯护眼
泡泡中文 > 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 > 第48章 党项人来了

第48章 党项人来了

在大宋的西北边境,党项人打过来了。

雍熙四年(987年)二月,党项首领李继迁率领部众攻打夏州等地,一时间西北告急,背插三根赤翎的金牌急脚递踏碎烟尘,来回穿梭于西北官道之上,告急的文书层层叠叠,摆满了赵光义的御案。

说起这个党项民族,是从西羌族的一个分支演化而来,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那个时候,他们还是原始的游牧部落,唐朝时,经过隋文帝和武则天时期两次内迁,党项逐渐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

唐末黄巢起义时,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出兵帮助皇帝平叛,立下大功,于是唐僖宗赐拓跋思恭为“定难军节度使”、夏国公,赐姓李。至此,党项拓跋氏集团正式有了领地,成了名副其实的藩镇。

后来唐末天下大乱,党项族新的首领李思谏在众多唐末势力中选择倒向了朱温。朱温建立后梁后,就对党项部族非常优待,李思谏趁机又控制了盐州,党项人当时控制的地盘已经包括了现在的陕西省北部、甘肃与宁夏东部及内蒙古南部等地的偌大范围。

到了后唐、后晋争霸的时候,那时的党项首领李彝殷选择了投效石敬瑭,结果又一次押对了宝,在石敬瑭建立的后晋存续期间,党项部族再一次获得了发展的机会。

李彝殷去世后,其子李光睿继位,之后李继筠继承。他们都及时向郭威、柴荣和赵匡胤分别第一时间宣誓了效忠,不仅四时上贡而且配合宋军出兵北汉,党项民族也就一直牢牢掌握着西北一隅。

纵观党项的发展历程,这个起初非常弱小的民族之所以能从当时奚、吐浑、鞑靼、突厥等众多少数民族中脱颖而出,能持久地拥有一片生存繁衍的土地,还能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本原因就是擅长政治投机。在唐末到宋初的大乱世里,政权更迭不断,党项总能把握最佳时机投靠到最后的赢家,除去运气成分,这所依仗的就是首领对时局的正确分析和对未来的精准判断。

到了赵光义时代,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继筠死了,接替是他的弟弟李继捧,但过了还没有两年,李继捧就来到汴京朝见皇帝赵光义。他的来意很简单,向皇帝送“礼”,而且这礼物是相当的大:献出党项人世代居住的五州之地,也献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党项人。

李继捧可不是一个有权不要、有福不享的傻子,是党项人真的真的太难管理了。这里不像是中原,民众经过多代王朝的思想教化,人们会认可中央体系衍生出来的职位权力,只要你是个官,群众就服服帖帖。

相反,这里民风彪悍,实施的是部落酋长制度,你即便是继承了定难军节度使这个党项人首领职位,最终还得拿真本事说话。干得好,那大家认你,干得不好,那被部落联合撵下台、甚至被杀都是正常,以前李思恭的孙子李彝昌就是这么被搞死的。

这个李继捧碌碌无为当了两年节度使,什么成绩也没干出来,到头来说话也没人听、干事也没人跟,就只能天天待在家里生闷气,后来又听说有几个部落要谋害自己,他吓得赶紧投奔赵光义来了。

李继捧的想法很简单,既然这帮无法无天的党项人天王老子来了也管不了,自己与其在西北担惊受怕当个受气包,还不如到开封安安稳稳享享福。说白了,这不是什么是来真心归降的节度使,而是个来寻求政治庇护的逃难者。

而对于李继捧的所谓献地献人,赵光义却是非常高兴,他觉得这是个建功立业的机会。西北这片地方,宋朝一直是民族完全自治化的羁縻统治,平时也就象征性地收点税而已,无法实施郡县制。如果真能把这片西北土地进行郡县化治理,那么这里不光是一个新的财源,更重要的是将会提供一个广袤的养马场,能为大宋提供源源不断的战马。

对于党项的贵族,主要是李家族人,赵光义实施了招抚政策,许诺只要来到开封,就都给大房子住,都给高官厚禄。对于这些,大部分安于享乐的贵族是欣然接受的。

对于党项部众,赵光义询问李继捧该如何管理,李继捧迟疑良久回答道:“羌人鸷悍,但羁縻而已,非能制也。”意思就是说,党项人不好管,中原王朝只能对党项人搞象征性的羁縻管理,而党项首领也只能对党项各部落也搞羁縻,所以建议你赵光义继续搞羁縻。

对于这种言论,赵光义那是根本不屑一顾。他觉得,你管不了是因为你没本事,换我赵光义就一定可以。于是,赵光义派了一堆上下层级的官员,带着一队队的兵,去党项地盘直接搞接收了。

这些官员到任了以后就开始大力推行郡县制改革,以前的酋长负责制改了,现在辖区大大小小的事务改由行政长官负责;以前的免交赋税也改了,现在家家户户都要缴税和服徭役;以前所谓的部落牧场也没有了,现在由中央统一管理规划养马。这就激起了党项部族的激烈反抗,但他们都是各干各的,没有一个能领头的人,形成不了统一的抵抗力量。

这时候,党项人里有一个青年站了出来,跟大家说:都听我的,我带大家一起反宋,赢了以后一起吃香的喝辣的。这个人叫李继迁,长得极为高大魁梧,他是银州防御使李光俨的儿子,是党项先祖领袖李思恭的弟弟李思忠的后代,和那个李继捧是出了五服的族兄弟。李继迁幼时就与众不同,聪明绝顶,自小以“擅骑射,饶智数”而闻名乡里,刚刚十二岁就被推选上了一个叫管内都知蕃落使的官,主管部落内务事宜。

据说李继迁十几岁的时候,带领族内几十个顽皮少年骑马上山打猎,冷不丁地窜出一只吊眼猛虎,吓得这些人不知如何是好。李继迁临危不乱,从容镇定地指挥众人退到树林中,自己迅速攀上一棵大树,开弓搭箭,一箭射翻了老虎,此事传开,党项人都认为这孩子将来有大作为,前程不可估量。

李继迁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也很有口才,说起话来激情满满,因此在他身边聚拢了一批有识之士。在赵光义下达李家全族搬迁令的时候,调动了很多军队监视包括他在内的所有族人。可李继迁不想离开这片故土,于是就贿赂了守卫的士兵,谎称要去送葬乳母,和亲信们带了几个大棺材,顺利逃离了夏州城,这几十个人和藏在棺材里的盔甲武器也成了他后来发家的资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唐末从军行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