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暴将至
清晨的薄雾笼罩着太行山脉,陈长安站在团部外的土坡上,手中的望远镜扫过远处起伏的山峦。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异样的寂静,连平日里聒噪的麻雀都不见了踪影。
"团长,您一宿没睡了。"警卫员小李递上一碗冒着热气的棒子面粥。
陈长安接过碗,眉头却始终紧锁:"太静了...静得不正常。"他话音刚落,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通讯兵小王几乎是滚下马背的:"报告!总部急电!"他的军装后背已经完全被汗水浸透,显然是一路狂奔而来。
陈长安展开电报纸,上面的字迹因为汗水有些晕染,但内容依然触目惊心:
"绝密。据内线情报,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第36师团、独立混成第4旅团及伪军第8混成旅,总兵力约2.3万人,配属山炮联队、装甲车中队及航空兵支援,拟于三日内对太行山根据地实施"铁壁合围"。首要目标为我军军工设施。务必立即做好反扫荡准备。129师师部。"
团部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赵刚快步走来,接过电报扫了一眼,脸色顿时变得煞白:"两万多人...还带着重武器..."
陈长安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腰间的驳壳枪,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他突然转身,声音沉稳得可怕:"立即通知:一、各营连主官;二、兵工厂各车间负责人;三、地方区委书记。半小时后,团部作战室召开紧急会议。另外,派骑兵通讯员立即赶往各驻村部队,要求连级以上干部火速回团部报到!"
(2)蜂巢计划启动
作战室里烟雾缭绕,三十多名干部挤在简陋的木桌周围。陈长安站在军事地图前,手中的红蓝铅笔在地图上划出几道醒目的箭头。
"同志们,情况大家都清楚了。"他的声音不高,却让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鬼子这次是铁了心要端掉我们的兵工厂。但是——"铅笔"啪"地一声折断在桌上,"我们要让他们偷鸡不成蚀把米!"
他转向兵工厂总工程师周维汉:"周工,"蜂巢计划"准备得怎么样了?"
周维汉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布满血丝:"按照您之前的指示,所有关键设备都进行了模块化改造。车床可以拆分成七个部分,高炉的耐火砖做了编号,电解槽..."
"具体时间。"陈长安打断道。
"全部拆解需要18小时,运输需要30小时。但重型设备..."周维汉犹豫了一下,"比如三吨重的锻压机,可能需要爆破掩埋。"
"不行!"陈长安斩钉截铁,"那台锻压机是我们用两百条人命从太原城换来的!就是用人扛肩挑,也要给我运走!"
他又转向地方干部王主任:"老乡们的转移方案?"
王主任掏出一个皱巴巴的小本子:"已经规划好了三条转移路线。老弱妇孺走野狼谷溶洞群,青壮年分成两组,一组协助搬运设备,一组负责粮食转移。但是..."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溶洞最多容纳五千人,而咱们根据地有近两万群众..."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陈长安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突然一拳砸在桌上:"那就让鬼子一个人也抓不到!通知各村,立即开始"三光"行动——粮食吃光、水井填光、房屋烧光!宁可今晚睡野地,也不能留给鬼子一粒粮食!"
(3)特战队的猎杀令
傍晚时分,特战队队长张大彪带着二十名精锐狙击手站在团部前的空地上。每个人背上都背着一支经过特殊改造的三八式步枪,枪管比标准型号长了十公分,瞄准镜在夕阳下泛着冷光。
陈长安亲自检查每一支枪械。他拿起张大彪的步枪,拉动枪栓,眯着眼看向远处的山梁。"精度怎么样?"
"三百米内指哪打哪。"张大彪咧嘴一笑,露出满口黄牙,"小周给改的膛线,配上新做的"花生米",保准让鬼子军官脑袋开花。"
陈长安点点头,从警卫员手中接过一个帆布包:"这是兵工厂最新赶制的达姆弹,弹头做了十字切口,击中目标后会碎裂变形。"他取出一颗子弹,黄铜弹壳在夕阳下闪着金光,"每人配发三十发,我要你们一颗子弹换一个鬼子军官!"
他展开一张手绘地图:"日军必然会从这三个方向进攻。你们分成七个小组,在这七个制高点设伏。"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画出几个红圈,"记住战术要领:第一枪必须命中;打完立即转移;优先打击顺序为指挥官、通讯兵、机枪手、炮兵观察员。"
张大彪突然立正敬礼:"团长放心!保证让鬼子每走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陈长安回礼,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子:"这是日语常用口令的谐音对照。学会这几句,关键时刻能保命。"他顿了顿,声音突然低沉下来,"大彪,你们可能是这次反扫荡中牺牲风险最高的...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张大彪哈哈一笑,从怀里掏出一封皱巴巴的信:"要是真交代了,把这信给我娘。不过..."他把信又塞了回去,"老子还等着用鬼子将官的脑袋当夜壶呢!"
(4)第一滴血
黎明前的山间雾气弥漫。日军第36师团第223联队沿着河谷缓慢推进。联队长佐藤大佐骑在一匹枣红战马上,不时用望远镜观察两侧山势。
"报告大佐!前方道路发现可疑痕迹!"侦察兵跑来汇报。
佐藤刚举起望远镜,突然"砰"的一声脆响,他身旁的旗手猛地一晃,军旗缓缓倒下——子弹精准地穿过太阳穴,在脑后炸开一个碗口大的血洞。
"狙击手!隐蔽!"日军顿时乱作一团。机枪手慌乱地架起九二式重机枪,漫无目的地向四周扫射。
五百米外的山脊上,张大彪缓缓退出弹壳,对身旁的观察手小王说道:"记下来,清晨6点17分,少尉旗手一名,距离485米,风速2级,偏高1米位。"
小王刚记录完,突然压低声音:"队长,11点钟方向,鬼子军官在用望远镜观察!"
张大彪调整瞄准镜,十字线稳稳地套住那个正在指手画脚的军官。"砰!"子弹穿过望远镜镜片,直接贯入眼球。
"第二个,"张大彪拉动枪栓,弹壳清脆地弹出,"中队长级别的。"
接下来的两小时里,这支先锋联队遭遇了十一次冷枪袭击。每次枪响都必定有一名军官或重要岗位士兵倒下。当佐藤终于调来山炮轰炸可疑山头时,狙击小组早已沿着预设的撤离路线,转移到三公里外的第二个伏击点。
(5)死亡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