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周瑜又命大将吕蒙,统领精兵三千,即刻出发,前往乌林方向,接应甘宁所部,协同作战,务必将曹操在乌林的岸上营寨,也一并焚烧干净。
再命大将凌统,亦统领精兵三千,火速率领船队,直奔彝陵(今湖北宜昌)界首,埋伏于险要之处。只等望见乌林方向火光冲天,便立刻率兵杀出,截断曹军败退之路,并相机夺取彝陵。
又命大将董袭,统领精兵三千,乘各色快船,直取汉阳(今湖北武汉汉阳区),并从汉川水路,迂回包抄,杀向曹操的中军大帐方向。命令他见到江面上出现白色令旗的友军船队,便可与之汇合,一同夹击曹军。
再命大将潘璋,亦统领精兵三千,船上尽数打着白色令旗,火速赶往汉阳方向,负责接应董袭所部,扩大战果。
这六支精锐船队,领命之后,各自分头行动,依照预定计划,悄然离开了江东水军大寨,如同六把锋利的尖刀,刺向了曹军那庞大的身躯。
随后,周瑜又命黄盖准备好那二十只火船,并让他修书一封,派遣一名可靠的心腹小卒,驾驶一叶扁舟,冒死渡江,将诈降书信送达曹操大帐,约定就在今夜二更时分,以船上插着“青龙牙旗”为号,前来“投诚”。
同时,周瑜又精心挑选了四支水军精锐,作为黄盖火船之后的接应与主力攻击部队。第一队由猛将韩当统领;第二队由悍将周泰统领;第三队由勇将蒋钦统领;第四队由大将陈武统领。此四队将领,皆是久经沙场、水战经验丰富的宿将,他们各引战船三百余只,船坚炮利,士气如虹。在他们每队船队的前面,都各自排列着二十只经过改装的“火船预备队”。
周瑜自己则与老将程普一同,坐镇于一艘最为高大坚固的巨型艨艟旗舰之上,亲自坐镇中军,指挥全局。又命徐盛、丁奉二将,分别担任自己的左右水陆护卫,负责保卫中军安全。只留下鲁肃与阚泽,以及帐下其余众谋士,一同留守江东水军大寨,以防不测。
老将程普,素来对周瑜的年轻气盛略有微词,但今日见他临阵调度,指挥若定,排兵布阵,井然有序,攻守兼备,滴水不漏,心中也不由得暗自佩服,对其敬重之心,油然而生。
正在此时,吴侯孙权派遣的使者,手持兵符令箭,也已赶到周瑜大帐,传达吴侯将令。原来,孙权早已依照约定,亲自率领江东水陆主力大军,倾巢而出,并派遣大将陆逊(此时尚为年轻将领,但已初露锋芒,其家族秘传的“奇门阵法”亦有独到之处)为先锋,已率领一支精锐部队,秘密抵达了蕲春(今湖北蕲春)、黄梅(今湖北黄梅)一带的江面之上,准备随时配合周瑜主力大军,对曹军发动致命一击。吴侯自己则亲率大军主力,作为后续接应部队,屯兵于长江下游,以策万全。
周瑜得此消息,更是信心倍增。他又立刻派遣传令兵,前往西山(虚指,泛指江边高地)埋伏的信号兵处,命令他们依照预定计划,按时燃放起爆竹号炮,以为进攻信号;又命南屏山七星坛上的军士,按时举起特定颜色的号旗,遥相呼应,传递军情。
一切准备停当,江东数十万水陆大军,如同上满了弦的利箭,只等黄昏降临,东南风起,便要向着对岸那不可一世的曹军,发动雷霆万钧的致命一击!整个江东大营,都笼罩在一种大战来临前特有的紧张而肃杀的氛围之中。一股股强大而纯粹的“战意”与“杀气”,从每一个江东将士的身上勃发出来,汇聚成一道肉眼可见的血色“煞气”洪流,直冲云霄,仿佛要将这暗夜的天空,也撕裂开一道巨大的口子!
话分两头。且说刘备自诸葛亮前往江东之后,便日夜坐镇夏口城中,焦急地等待着孔明与赤壁之战的消息。这一日,他正与麾下众将商议军情,忽见江面之上,驶来一队船只,为首帅船之上,打着的正是荆州公子刘琦的旗号。原来,刘琦因担心赤壁战事,又挂念刘备安危,故而亲自从江夏赶来,探听消息。
刘备连忙将刘琦请上城头敌楼,分宾主坐定。刘备望着东南方向,忧心忡忡地说道:“贤侄,你有所不知。如今江上东南大风已然刮起多时,按理说,军师祭风功成,子龙奉我之命,前去接应,也该回来了。可为何直到现在,依旧不见他们半点踪影?吾心中实在是忧虑万分,唯恐军师在江东出了什么意外啊!”
正说话间,负责了望的小校忽然手指着樊口港(夏口附近的一处港口)的上游方向,高声禀报道:“启禀主公!启禀公子!江面上,正有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顺流而下,看其船帆样式与速度,想必就是军师回来了!”
刘备与刘琦闻言大喜,连忙起身,快步走下敌楼,亲自来到江边迎接。果然,不多时,便见一艘轻便快船,在强劲的东南风的吹拂之下,如同离弦之箭般,飞速驶抵岸边。船一靠岸,诸葛孔明与赵子龙二人,便神采奕奕地从船上走了下来。
刘备一见孔明安然无恙,心中一块大石总算是落了地,连忙上前,紧紧握住孔明的手,激动地说道:“军师!你可算是平安回来了!备日夜为你担忧,寝食难安啊!”
孔明微微一笑,拱手道:“劳烦主公挂念,亮幸不辱命。只是如今军情紧急,大战在即,还恕亮无暇与主公细说别后之事。敢问主公,前者亮所约定的各项军马、战船、粮草、器械等应战之物,皆已准备妥当否?”
刘备连忙答道:“军师放心!一切皆已依照军师吩咐,收拾停当久矣,只等军师回来,便可随时听候调遣,出征杀敌!”
孔明点了点头,当即便与刘备、刘琦一同,升帐议事。他先是对赵云分付道:“子龙将军,你可立刻统领本部三千精兵,携带充足的火油、硫黄等引火之物,秘密渡过长江,径直赶往乌林方向的北岸小路,选择一处树木丛杂、芦苇茂密之地,设下埋伏。依亮推算,今夜四更之后,曹操大军若败,必然会惊慌失措,不辨路径,仓皇从那条小路奔逃。你可等他大队人马过去之后,便在其队伍的半中间,纵起一把大火,将其截为数段。如此一来,虽然不能将曹军尽数剿灭,但也足以使其死伤过半,元气大伤!”
赵云领命,随即问道:“军师,乌林那边有两条小路:一条向西,可通往南郡(曹仁驻守之地);另一条向北,则可退往荆州腹地。不知曹操败逃,会选择哪一条路径?”
孔明胸有成竹地答道:“南郡方向,如今战局未明,且有我军水师出没,曹操必不敢冒险前往。他若败退,十有八九,会选择先退往荆州,稍作喘息,然后再收拢残兵败将,伺机退回许昌老巢。”
赵云点头称是,当即领了将令,点齐兵马,自去准备不提。
孔明又唤过猛将张飞,分付道:“翼德贤弟,你可统领本部三千精兵,亦即刻渡过长江,前往彝陵方向,在一条名为‘葫芦谷’(虚构险要地名,形如葫芦,易守难攻)的谷口之处,设下埋伏。曹操若从乌林败退之后,必不敢冒险从南彝陵小路逃窜(此处或有孙权军队埋伏),十有八九,会选择绕道北彝陵方向,企图突围。你可耐心等待,依亮推算,明日曹军败兵逃至葫芦谷时,必定是人困马乏,饥渴难耐,又恰逢大雨初歇,他们必然会停下来埋锅造饭,以图恢复体力。你只须在山顶之上,远远望见谷中烟火升起,便立刻指挥军士,从两边山坡之上,同时放起大火,将谷口封死。如此一来,虽然不一定能活捉到曹操老贼,但翼德你这一场大功,料想也绝对不会小了!”
张飞闻言,豹头环眼之中,精光暴射,兴奋地大吼一声,领了将令,亦点齐兵马,自去安排不提。
孔明又唤过糜竺、糜芳、刘封三人,分付道:“你三人各领一支小型船队,分头行动,在长江沿岸各处水域游弋巡逻。待到曹军大败,必然会有无数残兵败将,或乘小船,或抱着木板,四散逃窜。你等可趁机四处剿杀擒拿这些败军之将,并尽可能多地夺取曹军遗弃的各种兵器、铠甲、战船等军需物资,以充实我军。”
糜竺、糜芳、刘封三人亦齐声领命而去。
随即,孔明又起身,对一旁的荆州公子刘琦拱手说道:“武昌(今湖北鄂州)乃是江夏郡的战略要地,亦是此战我军后方的重要屏障,地位最为紧要。还请公子即刻返回武昌,亲自坐镇,并率领麾下所属兵马,在武昌城外的长江岸口,严密布防。曹操大军一旦溃败,必然会有不少残兵败将,顺流而下,企图逃往武昌方向,以图苟活。公子可相机将其擒获,但切记不可轻率出城追击,以免中了敌人奸计,只需固守城池便可。”
刘琦深知此战关系重大,不敢怠慢,当即辞别了刘备、孔明,自回武昌调兵遣将去了。
最后,孔明才对刘备说道:“主公,为策万全,还请主公亲自率领一支精兵,前往樊口(夏口下游一处地势较高的江边要隘)屯扎,选择一处视野开阔的高地,安营扎寨,届时便可凭高而望,坐山观虎斗,亲眼欣赏今夜周公瑾火烧赤壁,大破曹贼的壮丽景象了!”
此时,大将关羽一直侍立在刘备身旁,见孔明将各项任务都已分派完毕,却唯独没有提及自己,心中早已是按捺不住,面露不悦之色。他丹凤眼一挑,卧蚕眉一竖,踏前一步,朗声说道:“关某自从跟随兄长征战沙场以来,南征北战,身经百战,大小战役,何曾有一次落于人后?今日正逢与曹操这等强敌决一死战的紧要关头,军师却偏偏不委派任务于我,此究竟是何用意?莫非是看不起我关某的本事么?!”他声如洪钟,身上那股久经沙场凝聚而成的“忠义煞气”与“武圣之威”勃发出来,竟让帐内的空气都为之一滞。
孔明见状,微微一笑,从容答道:“云长将军息怒,休得误会。亮并非不委用将军,实乃是有一处最为紧要、也最为艰险的隘口,非将军这等盖世英雄不能镇守。只是此事,却还有些许违碍之处,亮心中尚有疑虑,故而不敢轻易将此重任托付于将军啊。”
关羽闻言,更是疑惑,连忙追问道:“究竟有何违碍之处?还请军师明示,关某愿闻其详!”
孔明目光深邃地看着关羽,缓缓说道:“昔日曹操于土山之上,曾对将军有解鞍卸甲、赠袍赐马之厚恩,后又上表天子,封将军为汉寿亭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礼遇不可谓不重。将军侠肝义胆,义薄云天,想必心中也定然感念曹操当日之情,时刻不忘图报。依亮推算,今日曹操若是兵败之后,穷途末路,十有八九,会从华容道方向逃窜。倘若亮派遣将军前往华容道埋伏拦截,以将军的仁义之心,只怕到时候见了曹操那狼狈不堪的模样,定会念及旧日恩情,不忍下手,反而会将其轻易放过。如此一来,岂不是纵虎归山,后患无穷?因此,亮才迟迟不敢将此重任托付于将军啊。”孔明这番话,看似在为关羽着想,实则却是在巧妙地运用“激将法”与“心理暗示”,他那“河洛书院”秘传的“心法”,在此时发挥得淋漓尽致。
关羽听了孔明这番话,果然被激起了心中的傲气,他丹凤眼圆睁,美髯飘动,朗声大笑道:“军师真是好心太过,未免也太多虑了!当日曹操确实是对关某有知遇之恩,礼遇有加。但关某亦早已在万军之中,斩杀了其麾下上将颜良,又诛杀了河北名将文丑,为他解了白马之围,早已报答过他当日的恩情,两不相欠了!今日倘若在战场之上再次撞见曹操,那便是各为其主,不共戴天之仇敌!关某又岂会因私废公,念及旧情而轻易放过他这条老狗的性命!”
孔明依旧是那副似笑非笑的表情,追问道:“倘若将军到时候真的顾念旧情,不忍下手,又当如何?”
关羽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说道:“愿依军法处置,绝无半句怨言!”
孔明微微颔首:“既然如此,还请云长将军立下军令状,以示决心。”
关羽二话不说,当即便取过纸笔,唰唰几笔,写下了一份军令状,郑重地交到孔明手中。随即,他又反问道:“军师,若是那曹操老贼,不从华容道那条小路经过,我又该当如何?”
孔明微微一笑,从容答道:“倘若曹操不从华容道经过,亮亦愿与将军立下军令状,甘受责罚。”
关羽闻言大喜,心中那点疑虑顿时烟消云散。孔明随即分付道:“云长将军,你可带领关平、周仓(关羽义子与贴身护卫,皆是‘炼体’大成的好手)并五百名精锐校刀手,即刻赶往华容小路两旁的高山密林之处,多备柴草,堆积起来。待到曹军败兵将至,便可点燃柴草,放起一股浓烟,一来可以作为信号,二来也可虚张声势,引诱曹操自投罗网。”
关羽有些不解,问道:“曹操那老贼,生性多疑,又精通兵法。他若是望见前方烟火升起,必然会知道山中必有埋伏,又如何肯轻易前来送死?”
孔明智珠在握,抚须笑道:“云长将军难道没有听说过兵法之中,‘虚虚实实,兵不厌诈’的道理么?曹操虽然老谋深算,善于用兵,但他此刻必定是兵败如山倒,惶惶如丧家之犬,急于逃命,心神慌乱之下,判断力自然会大打折扣。他望见前方烟火升起,反而可能会以为是我军故布疑阵,虚张声势,想要将他引向别处,而这华容小路,看似有埋伏,实则可能才是真正的生路。如此一来,他反而会不顾一切,冒险闯入这条路来。到那时,还请将军休得容情,务必将其擒获,或当场斩杀!”
关羽闻言,这才恍然大悟,对孔明的神机妙算佩服得五体投地。当即领了将令,带着关平、周仓并五百名精锐校刀手,杀气腾腾地朝着华容道方向埋伏去了。
待到众将皆已领命而去,刘备依旧有些不放心地对孔明说道:“军师,吾二弟云长,向来义气深重,性如烈火。倘若那曹操老贼,果然如同军师所料,从华容道方向逃窜,以云长之性情,只恐怕…只恐怕他真的会念及旧日恩情,不忍下手,将其放过啊!到那时,岂不是功亏一篑,纵虎归山了么?”
孔明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精光,道:“主公不必过虑。亮昨夜仰观天象,见紫微星晦暗不明,贪狼星虽有劫难,却光芒未绝,其命数之中,注定不该绝于此地。亮之所以明知云长将军可能会放走曹操,却依旧派遣他前往华容道埋伏,实则是想借此机会,了却云长将军与曹操之间的一段恩怨,也好让他今后能够彻底斩断旧情,全心全意辅佐主公,成就大业。留着曹操这条性命,亦是天意使然,非人力所能强求。如此一来,也算是卖了云长将军一个顺水人情,于我等日后大计,亦不无裨益,此亦不失为一桩美事啊。”他这番话,半真半假,其中蕴含的深意,恐怕只有他自己才完全清楚。他似乎早已通过某种“卜算”之术,预见到了未来的某种可能,而此刻的安排,不过是在顺应那冥冥之中的“天道”罢了。
刘备听了孔明这番解释,虽然未能完全理解其中玄机,但见他智珠在握,神情笃定,心中也不由得对其更加敬佩,叹道:“先生神机妙算,洞察天机,世间罕有其匹!备能得先生辅佐,实乃三生有幸!”
孔明微微一笑,不再多言。随即,便与刘备一同,率领一支亲兵卫队,前往樊口高地,准备登高远望,坐看今夜周瑜火烧赤壁,大破曹军的旷世奇功。只留下谋士孙乾、简雍等人,负责留守夏口城池,处理日常事务。
却说曹操在中军大帐之中,与帐下众将焦急地等待着黄盖前来“投降”的消息。这一日,东南风刮得异常猛烈,江面上波涛汹涌,气温也似乎比往日低了几分,令人感到一丝莫名的寒意。
谋士程昱见状,心中隐隐有些不安,再次入帐向曹操进言道:“启禀丞相,今日东南大风,刮得如此强劲而持久,绝非寻常天象。我军船只皆已连锁,行动不便,倘若敌军趁此风势,采用火攻之策,后果不堪设想。还请丞相务必早作提防,以防不测啊!”他总觉得这风来得太过蹊跷,其中似乎蕴含着某种非自然的力量。
曹操此时早已被连日来的“好消息”冲昏了头脑,又对庞统的“连环计”深信不疑,哪里还听得进程昱的忠告?他反而不耐烦地大笑道:“仲德先生真是多虑了!古人云:‘冬至一阳生,阴极而阳复。’如今正值隆冬时节,偶尔刮起几日东南风,亦是天地自然循环之理,何足为怪哉!先生不必杞人忧天了!”
正在此时,忽有军士慌慌张张地跑进帐来,禀报道:“启禀丞相!江东方向,有一只小型快船,冒着风浪,火速驶来,船上之人自称是黄盖老将军的亲信,有十万火急的密书要面呈丞相!”
曹操闻言大喜,猛地从帅位上站起,连声说道:“快!快传他进来!”
片刻之后,一名衣衫湿透、满脸风霜的江东小卒,被带到曹操面前。那小卒一见曹操,立刻跪倒在地,从怀中取出一封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密信,双手高高举过头顶,颤声说道:“启禀曹丞相!此乃我家黄老将军,冒死差遣小的送来的绝密降书,请丞相过目!”
曹操急忙命人将书信取来,拆开一看。只见信中所述,大致内容是:“周瑜小儿,近日来对我江东将士严加防范,日夜巡查,关防得密不透风,使得我等空有归降之心,却苦无脱身之计。幸得上天垂怜,近日鄱阳湖一带,新运到一批军粮,周瑜差遣老夫亲自押运并负责巡哨江面。老夫已觅得良机,今夜便可假借巡哨之名,率领本部船队,前往北岸投诚。为表忠心,老夫当于阵前,力斩江东一二员狂妄名将,将其首级献与丞相,作为进见之礼。请丞相留意,只在今夜二更时分,凡是船头之上,插有‘青龙牙旗’者,便是我等前来投降的运粮船队。望丞相届时开启水寨,接纳我等!”
曹操看完密信,更是喜不自胜,他猛地一拍帅案,放声大笑道:“哈哈哈哈!黄公覆果然忠义可嘉,信守承诺!此乃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啊!”他当即便与帐下诸将,一同兴高采烈地登上水寨中央那艘最高的楼船旗舰,凭栏远眺,只等黄盖的“投降”船队到来。
再说江东水寨这边,眼看着天色渐渐向晚,夜幕完全降临。周瑜在中军大帐之中,面沉似水,眼中闪烁着冰冷的杀机。他先是命人将那名被蒙在鼓里的曹军奸细蔡和,从囚禁之处唤将出来,随即喝令左右军士,将其五花大绑,推至帐外。
蔡和见状,吓得魂飞魄散,连声大叫道:“都督饶命!都督饶命啊!小人究竟犯了何罪,为何要如此对待于我?!”
周瑜冷笑一声,厉声喝道:“哼!你这曹操派来的奸细,死到临头,还敢在此狡辩!我且问你,你是何等样人,竟敢混入我江东大营,行此诈降的卑劣伎俩!如今大战在即,我军中正缺少一件福物,用以祭奠战旗,壮我军威!今日,本都督便愿借你这颗不值钱的狗头一用,以告慰我江东阵亡将士之英灵!”
蔡和自知身份早已败露,再也抵赖不过,心中悔恨万分,不由得放声大叫道:“周瑜!你休要得意!我家丞相帐下,还有你江东的阚泽、甘宁二人,亦早已与我家丞相暗中联络,答应充当内应!你…你杀了我,他们也不会放过你的!”
周瑜听了,更是仰天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不屑与嘲弄:“哈哈哈哈!蔡和啊蔡和,你真是死到临头,尚不自知!你可知那阚泽、甘宁二人,之所以与你虚与委蛇,正是奉了本都督之将令,行此将计就计之策,为的便是要赚你这等蠢材上钩啊!”
蔡和闻言,顿时面如死灰,如遭雷击,他这才明白,自己从头到尾,都不过是周瑜掌中的一颗棋子罢了,如今计策已成,自己这颗弃子,自然也就没有了利用价值。他悔恨交加,却已是无及,只能在绝望的哀嚎声中,被如狼似虎的江东军士,强行拖拽到江边,那面象征着死亡与不祥的巨大黑色“皂纛”(古代军队中的大旗,常用于祭祀或出征)之下。
周瑜亲自上前,先是命人摆上香案,点燃香烛,又将一杯祭酒洒在地上,随即烧化了一些黄裱纸钱。做完这些简单的祭奠仪式之后,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寒光一闪,手起刀落,干净利落地一剑斩下了蔡和的首级!
霎时间,鲜血喷溅,染红了江边的泥土。周瑜面无表情地命人将蔡和那颗尚自圆睁双目、死不瞑目的首级,用其自身的鲜血,涂抹在黑色的皂纛之上,以作祭旗。一股浓烈的血腥味与不祥的“怨气”,瞬间弥漫开来,与那强劲的东南风混合在一起,形成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诡异气息。
祭旗完毕,周瑜眼中杀机暴射,猛地一挥令旗,沉声喝道:“全军听令!开船!目标,赤壁曹营!杀!!!”
随着周瑜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就绪的江东水师,如同开闸的猛虎一般,在震天动地的战鼓声与号角声中,浩浩荡荡地驶离了水寨,乘着强劲的东南大风,朝着对岸那灯火通明、戒备松懈的曹军水师大营,全速进发!
老将黄盖,此刻早已换上了一身轻便的铠甲,头上束着红色英雄巾,手持一柄锋利的钢刀,威风凛凛地立于他那二十只特制火船之中的第三只船头之上。船上的旗杆之上,高高飘扬着一面巨大的旗帜,上面用白色丝线,绣着四个斗大的隶书——“先锋黄盖”!他乘着这股一天也似的好顺风,精神抖擞,一马当先,引领着身后的火船船队,如同离弦之箭一般,朝着赤壁方向的曹军水寨,飞速冲去!
此时,江面上东南风刮得正紧,波涛汹涌,浪花翻滚。曹操正与众将一同,在中军楼船旗舰之上,凭栏远眺,焦急地等待着黄盖船队的到来。眼看着一轮明月已然升至中天,皎洁的月光洒满江面,将宽阔的江水照耀得如同万道金蛇一般,在汹涌的波涛之中翻滚嬉戏,景象蔚为壮观。
曹操迎着强劲的东南风,心情却是大好,他抚着胡须,放声大笑,顾盼左右,自以为即将大功告成,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忽然,负责了望的军士手指着江南方向,高声禀报道:“启禀丞相!江南方向,江面之上,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簇船帆,正乘着风势,朝着我军水寨方向飞速驶来!”
曹操闻言,精神一振,连忙亲自登上将台,举目远眺。果然,只见远处江天相接之处,数十艘船只的帆影,在月光下若隐若现,正以极快的速度,向着自己这边逼近。又有探马飞报:“启禀丞相!前来船队,皆是船头之上,插着青龙牙旗!其中为首的一艘大船之上,还高高悬挂着一面写有‘先锋黄盖’字样的大旗!”
曹操听了,更是喜不自胜,抚掌大笑道:“哈哈哈哈!黄公覆果然没有食言!他真的率领船队前来投降了!此乃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啊!”
说话之间,那支来自江南的船队,已经越来越近。谋士程昱在一旁,凝神观望良久,却渐渐看出了些许不对劲之处。他眉头紧锁,连忙上前一步,对曹操进言道:“丞相,依昱之见,这支前来投降的船队,恐怕有诈!还请丞相下令,暂且休要让他们靠近我军水寨,以免中其奸计!”
曹操此时早已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闻言不悦道:“仲德先生何出此言?黄公覆乃江东三世旧臣,因不堪周瑜凌辱,愤而来投,其心至诚,岂会有诈?”
程昱急声道:“丞相有所不知!方才昱仔细观察,那些前来船只,号称是运粮船队,但其船身吃水极浅,行动之间,轻飘迅疾,哪里像是满载着沉重粮草的模样?分明都是些空船!况且,今夜东南风刮得如此强劲,倘若他们船中另有诡计,暗藏诈谋,一旦靠近我军这连锁的船阵,再想防备,恐怕就来不及了啊!”程昱的“意”念之中,充满了对危险的警觉。
曹操听了程昱这番话,心中也微微一惊,仔细一想,觉得确有几分道理,额头上不由得渗出了一丝冷汗。他连忙问道:“依先生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置?快!快派人前去阻止他们靠近!”
大将文聘闻言,当即出班应道:“丞相勿忧!末将久居江夏,于这江上水战之事,颇为熟悉,愿请领一支巡逻快船,即刻前往江心,查问究竟,并阻止他们靠近我军大寨!”
说罢,也不等曹操答话,文聘便纵身一跃,从高大的楼船之上,直接跳上了一艘停泊在旁边的小型巡逻快艇。他用手一指,高声喝令,立刻便有十余只装备精良的巡逻哨船,紧随其后,如飞一般,朝着那支从江南驶来的“投降”船队迎了上去。
文聘稳稳立于船头之上,见对方船队越来越近,当即运足“气”力,高声大喊道:“前方船队听着!奉我家丞相钧旨:江南来船,暂且休要靠近我军水寨!请立刻在江心抛锚停泊,听候查验!”他手下的军士也纷纷齐声呐喊,声震江面:“快快停船下篷!不得擅自靠近!”
然而,话音未绝,异变陡生!只听“嗖嗖嗖”一阵弓弦响动,从对面那支“投降”船队之中,竟射出无数羽箭,如同飞蝗一般,铺天盖地朝着文聘的船队射来!文聘猝不及防,只觉得左臂猛地一痛,低头看时,已被一支狼牙利箭射中,顿时鲜血直流,险些从船上栽倒下去。他船上的军士亦是死伤数人,船队顿时大乱,哪里还敢再上前查问,纷纷调转船头,各自逃命,奔回本阵。
此时,黄盖所率领的那二十只火船,距离曹军水寨,已只剩下不过二里左右的水面。只见黄盖猛地抽出腰间佩刀,向着前方奋力一招!霎时间,他身后那十九只火船之上的军士,同时点燃了船舱之内早已准备好的引火之物!
“轰——”的一声巨响!二十只火船,几乎在同一时间,猛地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夜空!那火势借着强劲的东南风威,更是越烧越旺,越烧越猛!火焰高达数丈,浓烟滚滚,遮天蔽日!
二十只燃烧着的火船,如同二十条择人而噬的火龙,以雷霆万钧之势,挟着风威火势,如离弦之箭一般,恶狠狠地撞入了曹军那用铁索连锁起来的庞大船阵之中!
霎时间,曹军水寨之中,被火船撞及的船只,立刻便被引燃!由于所有船只皆被粗大的铁环铁索牢牢锁在一起,根本无法脱离躲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火在自己的船上蔓延开来!
“轰隆隆——”隔江的南岸之上,孙刘联军埋伏的号炮也应声响起!紧接着,从四面八方,又有无数早已准备好的火船,如同飞蛾扑火一般,朝着曹军水寨的各个方向,蜂拥而至!
但见三江水面之上,火逐风飞,风助火威,烈焰翻滚,浓烟蔽日!整个长江赤壁一带,被映照得一片通红,亮如白昼,仿佛人间炼狱一般!凄厉的惨叫声,兵器碰撞声,船只燃烧断裂的噼啪声,以及绝望的呼救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形成了一曲惨烈无比的死亡交响乐章!无数曹军将士,或被活活烧死,或被浓烟呛死,或在慌乱之中失足落水,被无情的江水吞噬,其状之惨,难以言表!大量的“怨煞”之气,从这片死亡的战场上升腾而起,与那漫天的火光浓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令人窒息的黑暗能量。
曹操站在楼船之上,眼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百万水师,在转瞬之间便陷入一片火海,化为灰烬,不由得惊骇欲绝,心胆俱裂!他回头再看岸上连绵的旱寨营盘,亦是火光四起,浓烟滚滚,显然也已遭到了江东军马的突袭!
老将黄盖在纵火成功之后,早已指挥着手下军士,跳上了船尾系着的小型走舸,冒着浓烟烈火,手持利刃,在火海之中来回穿梭,高声呐喊,四处搜寻曹操的踪迹,誓要亲手擒杀这个国贼!
曹操见势不妙,自知大势已去,再不逃走,便要葬身于此火海之中,方寸大乱之下,急忙想要跳船逃上岸去。正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大将张辽恰好驾着一艘小型哨船,冒死冲到旗舰旁边。张辽奋力将曹操从燃烧的旗舰之上搀扶下来,转移到自己的小船之上。就在他们刚刚离开旗舰的片刻之后,那艘象征着曹操无上权威的巨大楼船,便在一阵剧烈的爆炸声中,轰然解体,被熊熊烈火彻底吞噬!
张辽与十余名忠心耿耿的亲兵,拼死保护着惊魂未定的曹操,驾驶着小船,在浓烟与烈火的缝隙之中,艰难地朝着岸边方向飞速逃窜。
黄盖在火光之中,远远望见一名身穿绛红色战袍(曹操的标志性服饰)之人,在众人的簇拥之下,狼狈不堪地从一艘大船之上跳到一艘小船之上,料定那人必是曹操无疑,当即精神大振,催促手下军士,奋力划桨,朝着曹操逃窜的方向,穷追不舍,口中同时高声大叫道:“曹贼休走!汝之狗命,黄盖在此取之!纳命来!”
曹操听闻身后黄盖的怒吼之声,更是吓得魂不附体,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口中叫苦连声,催促张辽等人快快划船。
张辽见情势危急,连忙从箭囊之中取出一支特制的“破甲狼牙箭”,拈弓搭箭,觑着黄盖的船只渐渐靠近,运足目力,瞄准了在火光之中时隐时现的黄盖。此时江面上风声鹤唳,火光熊熊,喊杀声震天动地,黄盖全神贯注于追击曹操,哪里能听得到那微弱的弓弦之声?
“嗖!”的一声,利箭离弦,如同毒蛇吐信一般,不偏不倚,正中黄盖的左边肩窝!
黄盖只觉得肩头猛地一震,一股钻心剧痛传来,他闷哼一声,手中钢刀落地,身体一晃,便站立不稳,一头栽倒在船上,随即又被颠簸的船身甩出船外,翻身落入冰冷刺骨的江水之中,转瞬间便被汹涌的波涛与漫天的火光吞没,生死未卜!
正是:火厄盛时又遭水厄,棒疮新愈再添金疮。一代忠勇老将军,赤壁功成魂断肠?
未知黄盖性命究竟如何?曹操能否逃出生天?刘备、关羽等人又是否能顺利完成孔明的部署,给予曹军致命一击?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