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中文

最新网址:www.paowxw.com
字:
关灯护眼
泡泡中文 > 三国野史! > 第100章 汉兵八卦阵劫曹真寨 武侯五丈原斗星辱仲达

第100章 汉兵八卦阵劫曹真寨 武侯五丈原斗星辱仲达

曹真此刻正躺在病榻之上,气息奄奄,面如金纸。他听说蜀军派人送来丞相诸葛亮的亲笔书信,不由得精神一振,急忙命人将他扶起,拆开信封,仔细观看。只见那信上写道:

“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致书于大魏大司马曹子丹之前:窃谓为将者,当能屈能伸,能柔能刚;能进能退,能弱能强。不动之时,当如山川之岳,稳如泰山;变化之际,当如天地之阴阳,神鬼莫测;蕴藏之机,当如无穷之宇宙,奥妙无穷;军需之实,当如国家之太仓,充实丰盈;胸怀之广,当如浩渺之四海,包容万物;目光之远,当如日月之三光,照耀千里。

为将者,更当上知天文之旱涝变化,下晓地理之平坦险峻;明察两军阵势之聚散离合,细揣领军敌人之长处短板。

可叹你这等毫无学识的后生晚辈,竟敢上逆苍天之大道,不顺天意之轮回;助纣为虐,辅佐那篡夺我大汉江山的国贼曹丕,使其在洛阳僭越称帝,自立为尊!前番损兵折将,狼狈逃窜于斜谷道中,丢盔弃甲,颜面尽失;近日又在陈仓古道,遭遇连绵暴雨,进退两难,狼狈不堪!水路陆路皆受困顿,军心动摇,人马猖狂逃散!战场之上,遍地是你军抛弃的戈戟盔甲;山野之间,堆满了你军丢弃的刀枪剑戟!你这所谓的大都督,早已是心惊胆裂,魂飞魄散;帐下的大小将军,亦是个个抱头鼠窜,狼狈逃亡!

似你这等屡战屡败之辈,又有何颜面,去见那关中地区的父老乡亲?又有何脸面,再踏入那洛阳相府的议事厅堂?你可知否?史官早已如实地将你的败绩秉笔记录于史册之上,天下百姓亦早已将你的无能众口相传,议论纷纷扬扬!那司马仲达听闻我军阵势便心惊胆战,惶恐不安;你曹子丹更是望见我军旗帜便心胆俱裂,手足无措,遑遑不可终日!

而我大汉之师,却是兵强马壮,锐不可当!帐下大将,个个虎奋龙骧,勇冠三军!不日即当扫平你关中秦川之地,使其变为一片平原沃壤!荡平你伪魏国都,使其变为一片断壁残垣,化作废墟荒丘!”

曹真一字一句地看完孔明这封措辞犀利,极尽嘲讽羞辱之能事的书信,只觉胸中一股无名怒火,“腾”地一下直冲脑门!他气得浑身发抖,眼前发黑,一口鲜血猛地喷了出来,随即怒吼一声,便一头栽倒在病榻之上,再也没有醒过来。可怜那魏国大都督曹真,竟被诸葛孔明一封书信,活活气死于军中!其临死前,口中兀自喃喃骂道:“诸葛村夫…欺人太甚…”那股冲天的“怨气”与“怒气”直冲云霄,令整个魏军大营都蒙上了一层不祥的阴影。

司马懿闻讯,急忙赶来探视,却见曹真早已是气息全无,气绝身亡。他心中虽然也暗自庆幸,少了一个与自己争权夺利的政敌,但表面上却依旧装出一副悲痛万分的模样,命人用上等棺木,将曹真的尸体盛殓起来,又派遣心腹将领,护送其灵柩,星夜赶赴洛阳,交由魏主曹睿发落安葬。

魏主曹睿在洛阳,听闻大司马曹真不幸病逝于军中的噩耗,更是心惊胆战,对诸葛亮的畏惧之心,又加深了数倍。他唯恐蜀军会乘势大举攻入关中,立刻再次下旨,十万火急,催促大将军司马懿,务必尽起大军,与孔明决一死战,保卫长安,拱卫京师。

司马懿奉了圣旨,不敢怠慢,当即亲率雍凉各路魏军主力,号称四十万,倾巢而出,杀气腾腾地来到渭水之滨,与孔明所率蜀军,隔河对峙。两军相持数日之后,司马懿先礼后兵,派遣使者,送下一封战书与孔明。

孔明接过战书,打开一看,只见上面约定了明日午时三刻,在渭水南岸平川旷野之地,两军列开阵势,堂堂正正,一决雌雄。孔明看罢,微微一笑,对帐下诸将道:“呵呵,看来那曹真老贼,是当真被我一封书信给气死了。否则,以司马老贼之谨慎,断然不会如此轻易便与我军约期决战。”随即,他大笔一挥,在战书之后批上“来日交锋,不见不散”八个大字,交与魏军使者带回。

使者去后,孔明当夜便秘密唤来大将姜维,对其如此这般,这般如此,面授了一条锦囊妙计。又唤来小将关兴,亦是附耳低言,如此这般,如此这般,分付了一番。

次日,天色刚刚放亮,孔明便下令,尽起祁山蜀军主力,战鼓齐鸣,旌旗招展,浩浩荡荡,开赴渭水南岸。只见此处,一边是波涛汹涌的渭水,一边是连绵起伏的秦岭余脉,中央则是一片广阔无垠的平川旷野,地势平坦开阔,确实是一处进行大规模骑兵会战的绝佳战场!

两军各自列开阵势,遥遥相对,剑拔弩张,杀气冲天。先是弓箭手互相抛射箭雨,以压制对方阵脚。三通鼓响过之后,只见魏军阵中,中军帅旗缓缓向两侧分开,大将军司马懿身披 ??????甲,手持七星宝剑,在数十员虎狼骁将的簇拥之下,策马出阵。蜀军阵中,亦是旗门开处,孔明端坐于一辆由四匹白马拉拽的四轮小车之上,手持羽扇,神态从容,缓缓而出。

司马懿在马上,遥指孔明,朗声说道:“诸葛孔明!我主上顺天应人,效法上古尧舜禅让之美德,继承大统,已历二帝,坐镇中原花花世界,抚育万民。之所以能容忍你西蜀、东吴二国偏安一隅,苟延残喘,实乃是因为吾主上怀有宽厚仁慈之心,唯恐刀兵一起,生灵涂炭,玉石俱焚,故而才不忍兴师问罪,加以征伐也!你不过是南阳一介耕夫出身,放牛种地之徒,不识天数循环,不明王道大义,竟敢屡屡兴无名之师,强要侵我大魏疆界,逆天而行,实乃取死之道,理应及早剿灭,以清寰宇!倘若你此刻能够幡然醒悟,改过自新,便应立刻班师回朝,退守西川,各安天命,恪守疆界,与我大魏、东吴,共成三国鼎足之千秋伟业,如此,则可免致天下生灵再遭兵火涂炭,尔等亦皆可保全性命,岂不美哉?”其言辞之间,充满了高高在上的“正统之气”与不屑一顾的“傲慢之意”。

孔明闻言,却是放声大笑,羽扇轻摇,朗声答道:“司马仲达!吾受先帝三顾之恩,白帝城托孤之重任,食汉禄,忠汉事,安肯不倾尽心力,扫除奸佞,以匡扶汉室,报效国家乎!尔等曹氏逆贼,篡夺我大汉江山,倒行逆施,早已是天怒人怨,不久之后,便会被我大汉天兵所彻底剿灭,只是时间早晚而已!想你司马氏祖孙三代,皆是我大汉之臣子,世世代代皆食我大汉之俸禄,不思精忠报国,以死效忠,反而助纣为虐,辅佐那篡国之反贼曹丕,欺凌君上,祸乱朝纲,似你这等数典忘祖,卖主求荣之辈,难道就不感到羞耻汗颜么?”其声如洪钟,正气凛然,反而将司马懿说得老脸一红,有些下不来台。

司马懿被孔明一番话说得是又羞又恼,强自辩解道:“住口!诸葛村夫!休要在此饶舌!逞口舌之利,算不得英雄好汉!今日,我司马仲达便在此与你堂堂正正,决一雌雄!你若能在此阵前胜过老夫,老夫便当场解甲归田,从此不再为大将,永不踏足沙场半步!你若败在老夫手下,便也休要再作痴心妄想,还是早早滚回你的西川故里,安分守己去吧!老夫亦可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饶你一条狗命,并不加以伤害,如何?”

孔明微微一笑道:“呵呵,司马老贼,汝欲与我斗将?还是斗兵?抑或是,要斗上一斗阵法玄机?”

司马懿傲然道:“有何不敢?便先与你斗上一斗阵法,也好让你这井底之蛙,见识见识我中原上国阵法之玄妙!”

孔明笑道:“好!既如此,便请你先布下阵来,让吾观摩一二。”

司马懿闻言,冷笑一声,当即拨转马头,返回中军本阵。只见他手持一面黄色令旗,左挥右指,调兵遣将。片刻之间,魏军阵中,人马迅速移动,尘土飞扬,竟已布成一座气势恢宏,变化万千的奇异大阵!司马懿这才重新策马出阵,傲然问道:“诸葛村夫!汝可识得我此阵否?”

孔明端坐车中,仔细观瞧片刻,不由得抚须大笑道:“哈哈哈!司马老贼,此等微末伎俩,也敢在我面前献丑?似这等粗浅阵法,便是我军帐下一个寻常末将,亦能轻易布设出来!此阵,不过是‘混元一气阵’罢了!有何玄妙可言?”

司马懿被孔明说得老脸又是一红,强自镇定道:“哼!说得轻巧!既然如此,那你也布下一阵,让老夫开开眼界如何?”

孔明微微一笑,亦是返回本阵之中,手持羽扇,左右指点,蜀军阵中,亦是迅速变幻阵型。片刻之后,一座更为玄奥莫测,杀机四伏的大阵,已然布设完毕。孔明再次端坐车中,出阵问道:“司马老贼!汝又可识得我此阵否?”

司马懿凝神观望良久,只见蜀军阵法,旌旗招展,队伍严整,八门九宫,井然有序,变化之间,暗合天地玄机,不由得心中暗暗吃惊,但表面上却依旧强作镇定,冷笑道:“哼!量此区区一座八卦阵而已,老夫如何不识!”

孔明笑道:“呵呵,识便识了,却不知司马老贼可有胆量,敢来闯上一闯我这座八卦阵否?”

司马懿傲然道:“有何不敢!既已识得你这阵法,老夫又岂会惧怕!我这便来破你阵法!”

孔明微微一笑,羽扇一挥,道:“好!司马老贼,你只管放马过来便是!”

司马懿立刻返回中军本阵,唤来帐下猛将戴陵、张虎、乐綝三人,对其秘密分付道:“如今诸葛孔明所布之阵,乃是依照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方位排列而成。汝三人可各率一支精锐铁骑,从正东方位的生门打入,然后一路向西南方向的休门冲杀出去,再从正北方位的开门杀回本阵。如此,则此八卦阵可不攻自破矣!汝等三人,务必小心在意,不可有误!”他这是纸上谈兵,将八卦阵的变化想得太过简单了。

于是,戴陵在中央,张虎在左翼,乐綝在右翼,各引三十名彪悍铁骑,呐喊一声,便如三支离弦之箭,径直从蜀军八卦阵正东方向的生门,猛冲而入!两军阵前,无数将士,皆是擂鼓助威,呐喊相助,声势极为浩大!

然而,戴陵、张虎、乐綝三将,刚刚杀入蜀军阵中,便觉眼前景象一变!只见阵中旌旗招展,枪如林立,人如墙壁,仿佛一座连绵不绝的巨大城池,左冲右突,却始终冲突不出!三人心中大骇,慌忙引领麾下铁骑,想要转向阵脚薄弱之处,向着西南方向冲杀过去,却不想无论如何冲杀,皆被蜀军弓箭手用密集箭雨射住,根本无法靠近!更兼阵中道路曲折,门户重重叠叠,令人眼花缭乱,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辨不明生路死门!三员魏将,在阵中各自为战,早已无法互相照应,只得像没头苍蝇一般,到处乱冲乱撞,但见四周愁云惨雾,弥漫不散,杀气弥空,令人心胆俱裂!

正在三人叫苦不迭,进退无路之际,忽然听得蜀军阵中,喊杀之声四起!无数蜀军将士,手持挠钩套索,从四面八方蜂拥而上!魏军骑兵,在狭窄的阵中,根本无法发挥其冲击优势,一个个皆被蜀兵连人带马,纷纷拖倒在地,用绳索捆绑得结结实实,如同捆粽子一般,押解到中军大帐之前。

孔明端坐于帅帐之中,面带微笑,看着帐下跪倒一片的魏军将佐。只见张虎、戴陵、乐綝三员主将,以及其麾下九十名铁甲骑兵,皆被五花大绑,垂头丧气地跪在帐下,动弹不得。

孔明抚须笑道:“呵呵,司马老贼帐下,竟只有尔等这般无谋鼠辈么?吾纵然将尔等尽数生擒活捉,又有何足为奇之处?也罢!吾今日且饶尔等一条狗命,放尔等回去,拜见司马懿老贼!顺便替我传个话与他,教他回去之后,好生再多读几年兵书,仔细钻研一下孙吴战策,待到真正学有所成,领悟了阵法玄机之后,再来与我决一雌雄,亦未为晚也!尔等性命既已侥幸保全,但尔等所乘战马,以及身上所披盔甲兵器,却须尽数留于我军帐下,以为战利品!”

随即,孔明下令,将张虎、戴陵、乐綝等一众魏军降兵的衣甲尽数剥去,又命人用黑墨在他们脸上涂抹羞辱印记,然后才将他们步行赶出蜀军大阵。

司马懿在阵前,眼巴巴地盼望着三将能够成功破阵,凯旋而归。却不想,左等右等,竟是等来了这样一群赤身裸体,满面涂墨的败军之将!他见状,更是又羞又怒,气得浑身发抖,几乎当场晕厥过去!他猛地一回头,对身后一众魏将厉声喝道:“我大魏勇士,竟遭此奇耻大辱!如今锐气尽挫,军心动摇!我等又有何颜面,再回去拜见中原父老,朝堂大臣耶!”说罢,他竟不顾一切,亲自拔出腰间七星宝剑,怒吼一声,带领帐下百余名心腹骁将,如同一群受伤的猛虎,奋不顾身地向着蜀军大阵,发动了自杀式的疯狂冲锋!

然而,两军刚刚接触,还未等司马懿冲入蜀军阵中,忽然听得蜀军阵后,鼓角之声再次齐鸣,喊杀之声震天动地!一彪军马如神兵天降,从魏军的西南方向,迂回包抄,猛然杀来!为首一将,手持青龙宝刀,威风凛凛,正是小将关兴!原来,此乃孔明预设之第二重杀招!

司马懿见状大惊,急忙分派后队兵马,前去抵挡关兴。他自己则继续催促中军主力,向前猛攻,意图与孔明决一死战。正在此时,忽然听得魏军阵中,再次大乱起来!原来,大将姜维亦已奉了孔明密令,亲率一支精锐铁骑,如同一柄无声的尖刀,悄无声息地从另一侧,迂回杀来,正好刺入魏军阵型的腰肋薄弱之处!

蜀军三路兵马,如同三把锋利的钢钳,从不同方向,同时向着魏军发动了猛烈的夹击!司马懿眼见大势已去,军心崩溃,再战下去,只有全军覆没的下场。他心中虽然万分不甘,却也只得无奈下令,全军火速后退!

然而,为时已晚!蜀军早已将魏军团团包围,四面八方皆是喊杀之声,到处都是奋勇冲杀的蜀兵!司马懿在乱军之中,左冲右突,好不容易才在众将的拼死护卫之下,带领着残兵败将,杀开一条血路,向着南方渭水河畔,狼狈不堪地逃窜而去。这一场大战下来,魏军十停之中,已然折损了六七停兵马,可谓是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司马懿只得退守在渭水南岸,依水下寨,深沟高垒,再也不敢轻易出战了。

孔明指挥蜀军,大获全胜之后,收拢各路得胜兵马,返回祁山大营。正欲犒赏三军,忽然永安城守将李严,派遣帐下都尉苟安,押解一批粮草军需,来到军中交割。然而,这苟安却是个好酒贪杯,玩忽职守之徒,在押运粮草的途中,因贪杯饮酒,耽误了行期,竟比规定的期限,足足迟了十日方才赶到!

孔明闻报大怒,立刻将苟安唤至帐下,厉声斥道:“吾军之中,向来以粮草为头等大事!粮草乃三军之命脉,岂容有丝毫差池?按照军法规定,凡押运粮草,贻误了三日行期者,便该立斩不赦,以儆效尤!汝今竟然胆大包天,足足贻误了十日之久!还有何话可说?”当即喝令左右武士,将苟安推出帐外,斩首示众!

长史杨仪见状,急忙上前劝谏道:“丞相息怒!苟安此人,乃是永安守将李严将军帐下心腹之人。况且,我军所需粮草军需,大多皆要从西川腹地转运而来。倘若今日因此小过而斩杀了此人,恐怕日后便再也无人敢为我军押运粮草了!此事还望丞相三思,从轻发落为上。”

孔明听了杨仪之言,也觉得有些道理,便暂息雷霆之怒,喝令武士解去苟安的绳索,下令将其重责八十大棍,然后逐出军营。

苟安被打了八十大棍,皮开肉绽,心中对孔明又惊又恨,又兼受此羞辱,哪里还敢再回永安去见李严?他思来想去,一不做,二不休,当夜便带领着五六名心腹亲随,悄悄逃出蜀军大营,径直跑到渭水河畔的魏军大营,投降司马懿去了。

司马懿听闻有蜀军将领前来投降,立刻将其唤入帐中。苟安一见司马懿,便叩首下拜,将自己如何因押运粮草迟到,触怒孔明,险些被斩,以及对孔明心怀怨恨等情,添油加醋地诉说了一遍。

司马懿听罢,却是微微一笑,其“意”念之中,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他对苟安道:“呵呵,虽然你言之凿凿,但我深知那诸葛孔明用兵,诡计多端,虚实难料。你所言之事,我尚难尽信。除非,你能为我大魏立下一件天大的功劳,届时,我司马懿非但会既往不咎,重用与你,更会亲自上表天子,保举你为一方上将,封妻荫子,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苟安闻言大喜,急忙叩首道:“多谢都督不杀之恩!小人愿为都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不知都督有何差遣,但凭吩咐,小人即当尽心竭力,为您效劳!”

司马懿压低了声音,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毒计之光”,对苟安附耳低言道:“此事不难。你可立刻星夜兼程,潜回成都,在后主刘禅面前,以及朝中宦官近臣之间,暗中布散流言蜚语,只说那诸葛孔明,自恃功高盖主,手握重兵,早已心怀不臣之念,早晚必将效仿曹操,篡夺蜀汉江山,自立为帝!务必要使得那昏聩无能的刘禅,对孔明心生猜忌与恐惧,从而下旨将孔明从前线召回成都,削其兵权,解除其武装。此事若成,便是你天大的功劳!届时,本督自然不会食言!”

苟安听了司马懿这番歹毒的计策,心中虽然也暗骂其阴险,但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也顾不得许多了,当即一口答应下来,领了司马懿的密令,连夜启程,潜回成都去了。

苟安回到成都之后,立刻找到平日里与自己交好的一些宦官近臣,添油加醋地将孔明在军中如何独断专行,如何赏罚不明(指责打自己之事),如何树立私恩,如何怨恨后主不肯放权,早晚必将图谋不轨,篡夺皇位自立等等谣言,大肆散布开来。那些宦官近臣,本就大多是些目光短浅,趋炎附附势的小人,又素来与孔明不和,听了苟安这番话,更是信以为真,吓得魂不附体。他们不敢怠慢,急忙入宫,将此事奏知后主刘禅,更是将孔明的“不臣之心”,说得活灵活现,仿佛亲眼所见一般。

后主刘禅本就是个懦弱无能,胸无主见之辈,听了宦官们这番添油加醋的“密报”,更是吓得六神无主,手足无措,急忙问道:“哎呀呀!似此如之奈何?倘若丞相他当真要…要效仿曹操故事,那朕…朕这龙椅,岂不是也坐不稳了?”

那些宦官急忙趁机进谗言道:“陛下圣明!为今之计,唯有立刻下一道圣旨,将那诸葛孔明从祁山前线召回成都,以议论军国大事为名,暗中削去他的兵权,解除其武装,方能免除其叛逆篡位之祸患啊!”

后主刘禅此刻早已是方寸大乱,哪里还能分辨忠奸善恶?他听信了宦官的谗言,当即便下了一道圣旨,命太监为钦差,星夜赶往祁山大营,宣召诸葛孔明立刻班师回朝,面圣议事。

在朝中担任尚书令的蒋琬,听闻后主突然要召回孔明,心中大惊,急忙出班奏道:“陛下,丞相自出师北伐以来,屡建奇功,战无不胜,如今正值与魏军决战的关键时刻,军情紧急,岂可轻易将其召回?此举非但会令三军将士之心寒冷,更会令我大汉复兴大业,半途而废啊!恳请陛下三思,收回成命!”

后主刘禅却支支吾吾地说道:“唉,蒋爱卿有所不知。朕…朕确实是有一些非常紧急的机密大事,必须立刻与丞相亲自当面商议,方能定夺。此事关系重大,刻不容缓,还请爱卿不必再多言了。”随即,他便派遣钦差太监,手捧诏书,星夜出成都,直奔祁山蜀军大营而去。

钦差太监一路马不停蹄,很快便抵达了祁山蜀军大营。孔明亲自出帐迎接,跪接圣旨已毕,展开观看,不由得仰天长叹,老泪纵横,其“悲愤之气”直冲云霄:“唉!先帝啊!陛下他…他毕竟还是太过年幼无知,轻信谗言啊!朝中必有奸佞小人,在陛下身边搬弄是非,蛊惑圣听!我如今正在祁山前线,与司马懿老贼决一死战,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兴复汉室,指日可待,为何却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将我强行召回?我若不奉诏而回,便是欺君罔上之罪,必将遗臭万年!然则,我若当真奉命而退,则我大汉数年之功,皆要毁于一旦,日后想要再有如此良机,一举荡平中原,更是难如登天矣!”其心中的痛苦与无奈,可想而知。

大将姜维见状,亦是上前劝道:“丞相,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今两军交战正酣,胜负未分,岂可因一纸不明不白的诏书,便轻易班师回朝?倘若我大军此刻贸然撤退,那司马懿老贼必然会乘势挥军掩杀,届时我军首尾难顾,腹背受敌,又当如何应对?”

孔明强忍悲痛,定了定神,缓缓道:“伯约此言差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臣之纲,不可废也。如今圣旨已下,我等唯有奉诏而行,断不可有丝毫违逆之心。只是,我军此番退兵,却也须得讲究一些策略,方能保全兵马,安然返回汉中。传我将令:大军即刻拔寨起程,分作五路兵马,依次缓缓而退。今日,先撤退此营人马。假如我军营中原先每日只埋设一千个行军煮饭的土灶,那么今日撤退之后,便可故意掘开两千个土灶;明日再撤退之时,便再掘开三千个土灶;后日,便掘开四千个土灶!如此,每日退军,皆要依照此法,不断增加土灶的数目而行!”

长史杨仪听了孔明这番古怪的命令,大为不解,上前问道:“丞相,末将记得,昔日战国之时,齐国军师孙膑与魏国大将庞涓交战于马陵道,曾用‘减灶添兵’之计,迷惑庞涓,诱其深入,最终大败魏军,射杀庞涓。如今丞相退兵,为何却反其道而行之,要用这‘添灶’之法呢?此计是何用意?”

孔明抚须笑道,眼中闪过一丝“智珠在握”的光芒:“呵呵,杨长史有所不知。那司马懿老贼,用兵极为谨慎,又生性多疑。他若探知我军退兵,必然会亲自前来追赶。然则,他心中又必定会怀疑我军在退兵途中设有埋伏,不敢轻易深入。届时,他定会效仿古人,在我军先前扎营之处,仔细查点土灶的数目,以此来推断我军兵力的增减。当他发现我军每日撤退,营中土灶的数目非但没有减少,反而逐日增加之时,必然会心中大生疑窦,以为我军并非是真的撤退,而是在暗中不断增派援兵,想要引诱他追击,然后再设伏反攻!如此一来,他便会犹豫不决,迟疑不前,再也不敢轻易追赶我军了。我军便可趁此良机,从容不迫,安然撤退,自可保全兵马,不损一人一卒。”

众人听了孔明这番精妙绝伦的解释,无不恍然大悟,皆是拜服于地,同声赞叹丞相用兵如神,算无遗策。随即,孔明便传下将令,蜀军主力大军,依照此“增灶退兵”之妙计,开始缓缓向汉中方向撤退。

却说司马懿在渭水南岸的魏军大营之中,早已料定那前去成都散布谣言的蜀将苟安,必然能够成功说动后主刘禅,召回孔明。他每日只等蜀军退兵的号令一到,便要尽起大军,从后掩杀,将蜀军一举歼灭。正在他焦急等待,踌躇满志之际,忽然有前哨探马来报,言说祁山蜀军大营已是空空如也,旌旗皆无,人马早已不知去向。

司马懿闻报,心中虽然大喜,但他因屡次在孔明手下吃亏,深知其诡计多端,不敢轻易相信,唯恐其中有诈,不敢立刻挥师追赶。他亲自带领百余名精锐骑兵,来到先前蜀军驻扎的营垒之处,仔细察看,并下令军士,仔细查点营中土灶的数目,然后才返回本寨。第二日,他又派遣军士,赶到蜀军昨日驻扎的营垒之处,再次查点土灶的数目。回报之人言道:“启禀都督,蜀军昨日所扎营寨之中,土灶的数目,比之前日,又增加了一倍有余!”

司马懿听闻此言,不由得心中大生疑窦,对帐下诸将道:“唉!吾早已料到那诸葛孔明诡计多端,绝不会如此轻易便善罢甘休!如今他果然又在故弄玄虚,使用这等‘添兵增灶’的疑兵之计,想要引诱我军追击!倘若我军当真追赶上去,必然会中其埋伏,死无葬身之地矣!传我将令,全军依旧坚守营寨,切不可轻举妄动,中了其奸计!不如暂且退兵,再作良图,以观后效。”于是,司马懿便下令全军,偃旗息鼓,不再追赶。

孔明因此不折一人一骑,安然将大军撤回汉中,随后便启程返回成都养病去了。

数日之后,有居住在祁山山口附近的土人,前来魏军大营报告司马懿,言说诸葛孔明此次退兵之时,沿途并未曾见到有任何增派援兵的迹象,只是每日都在不断地增加挖掘土灶的数目而已。

司马懿听闻此言,方才恍然大悟,自己又一次被诸葛亮给戏耍了!他不由得仰天长叹,捶胸顿足,懊悔不已道:“唉!诸葛孔明真乃神人也!他此番竟是效仿昔日东汉名将虞诩,用这‘增灶退兵’之瞒天过海之计,又一次将我司马懿给死死地瞒骗过去了!其谋略之高深,用兵之奇诡,吾实不如也!实不如也啊!”随即,他亦只得无奈下令,尽起大军,班师返回洛阳复命去了。

正是:棋逢敌手难相胜,将遇良才不敢骄。天数三分早已定,何须勉强费心操。

未知孔明此番退回成都之后,病情究竟如何?司马懿返回洛阳,又将如何向魏主曹睿交代?且看下文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从抗战到远征,谁敢反对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三国伏生志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寒门科举小懒娃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三国野史!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