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中文

最新网址:www.paowxw.com
字:
关灯护眼
泡泡中文 > 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 > 第30章 “烛影斧声”迷案

第30章 “烛影斧声”迷案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时间来到了赵匡胤生命的最后一天。

这一日天降大雪,北方前线又传来捷报,统一三晋大地就在眼前,这让赵匡胤心情大好,他立即命人宣晋王入宫饮酒谈心。值此举朝同庆大捷的时机,他想和弟弟赏雪喝酒,兄弟间多日来生了不少嫌隙,是时候促膝而谈解开心结了。然而他却不知道,对皇位垂涎已久的赵光义此时心中另有了算计。

冒着风雪,赵光义奉旨进宫。备齐酒菜后,赵匡胤屏退所有下人,万岁殿里只留兄弟二人,没有传令谁也不得入内,毕竟兄弟间要说些体己话、私房话,有外人在不方便。

这个雪夜无比的漫长,太监和宫女们唯恐皇帝传唤,都静静候在殿外廊道,远远看着内殿的门窗。因为太远,听不见在说些什么,只是能看见烛光的映照下,窗纸上显现出的两个人影。

就是在这样的迷离诡异的氛围中,这些人目睹了一个千年迷案。他们看见,一开始两人频频举杯,似乎喝得很酣畅,然后两人似乎在说些什么,赵光义不时地“避席”,这是一种起身离席表达恭敬谦卑的礼节;再后来赵匡胤拿起了手边的玉斧不停敲击桌面,咚咚作响。这些人继而听见,赵匡胤对赵光义连续大声疾呼:“好为之,好为之。”

在这之后,万岁殿中就再也没有了声音,到了二更时分,赵光义离开了宫殿。雪越下越大,风裹着雪花打着旋扑向地面,万岁殿里的烛火随着燃烧慢慢熄灭。长夜难明,随之熄灭的还有赵匡胤的生命。

四更时分,进殿服侍的宫女发现皇帝已然没有了呼吸。当夜负责值守的总管太监是内侍都知王继恩,他早早来到了这里。紧跟着赶来的是宋皇后,她是忠武军节度使宋延渥长女,开宝元年(968年)二月成为赵匡胤的第三任皇后,面对刚刚死去的皇帝,宋皇后惊慌失措,一时间没了主张。

这时王继恩上前进言:“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皇后尽快决断。”宋皇后终于缓过神来,她略作思索,终于下定了决心:“就请王总管出宫,召赵德芳火速进宫。”这宋皇后一直没有生育子嗣,她出身官宦之家,深知必须要选一个皇子交好,才能站稳脚跟,宋皇后平日偏爱小皇子赵德芳,对他甚为照顾。

王继恩领了懿旨,提着灯笼踩着厚厚的积雪,出了宫门。这是历史上的关键时刻,此时王继恩这么一个小人物的每一步都决定着历史的走向。王继恩出了宫门并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拐了个大弯去了晋王府,让中国的历史就此改写。

在晋王府门口,王继恩撞见一个怪人。左押衙程德玄裹在一件厚厚的皮大氅里,坐在晋王府的台阶上的黑暗里,身上早已落满了雪,看见有人来后,神情有些慌乱。王继恩和这个人很熟悉,知道这人是晋王的心腹,以精通医术远近闻名,他向前一步问道:“这大雪的天,程押衙怎么坐在这个地方吹风啊,不怕冷吗?”

程德玄回答道:“我在家睡觉,二更时分梦见有人喊我名字,并说‘晋王召’,我怕晋王生病,就赶紧到王府来了。来了看府门紧闭,就坐在这里等着,正好看见你来了。”王继恩见状也不对程德玄避讳什么,两人就一起敲开了王府的大门。

听闻来意,赵光义没做什么迟疑,立即带着王继恩、程德玄等一些随行人员出了门。天色渐亮,路面积雪已有半尺,这一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宫里。

到了万岁殿外,王继恩说:“皇后正在殿里,请殿下稍候,我去通报一声。”

赵光义面色肃然,伸出右手一摆,径直向里走去。听见纷纷乱乱的脚步声,宋皇后知道是王继恩带人回来了,问道:“是德芳来了吧。”王继恩答道:“是晋王来了。”

看到蓦然而至的赵光义,宋皇后惊讶地睁圆了双眼,她猛然间明白了一切,想不到这个平时对自己唯唯诺诺的王继恩早就投靠了赵光义。她知道以赵光义的权势再加上已经先到宫中操控局面,自己现已无力回天,她长叹一口气跪了下来:“陛下,我们母子性命皆交付予你了。”

赵光义单手向前搀扶起宋皇后:“你我共保富贵,不用担心。”随即下令自己的亲信部队在京畿做好布控。

天亮后就在万岁殿,赵光义接受了朝臣的参拜。他命朝臣环绕遗体、瞻仰遗容,大家只见先帝面色温润如玉,像是刚刚经过洗浴一样,“玉色温莹,如出汤沐”。宋史记载赵光义在灵堂里非常伤心,哭得是撕心裂肺、痛不欲生。

就在赵匡胤的灵柩前,赵光义即位,这就是宋太宗。几日后,他传召宋军收兵,停止北伐太原。

这就是赵匡胤死亡之谜的“烛影斧声”千古疑案,不光是正史记载,还是很多野史杂录,都要么语焉不详,要么疑点重重,要么荒诞离奇。历史真实的样子经过赵光义的删删减减,早已变得残缺不全,就像是一张被孩子随意抛洒后、缺失大量关键部分的拼图,让我们在历史的画框里,已经看不太出事情本来的样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唐末从军行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网站地图